当下,马拉松比赛在举办数量上呈现出了显著增长的趋势,这与举办条件的放宽密切相关。过去,举办马拉松比赛的资格非常严格,但现在随着运营公司、赞助商以及举办城市的合作,一年中大约会有数千场马拉松赛事举办。然而,田径协会也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,例如同一运营公司不能连续两周举办赛事。尽管如此,只要赛事有盈利空间,这些公司必然会寻求解决办法以满足要求。
对于普通跑者来说,马拉松比赛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报名费。例如,一场全程马拉松的报名费约为200元,这对于举办方来说收入相当可观。此外,赞助商也是赛事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。赞助商不仅可以提供赛事服装,节约举办方的成本,有时还会提供一定的费用支持。然而,举办方也需要考虑到发放奖金、购买赛事补给等支出,这也会影响赛事的盈利能力。总体而言,这些收入来源虽然不错,但仍然有限。
为了增加收入,举办方还采取了一些公益名额的策略。通常情况下,一场马拉松的报名费是200元,而公益名额的费用则可能高达几千元。这种策略抓住了跑者急于参赛的心理,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举办方的收入。然而,这些公益名额的收入可能只占马拉松总收入的一半左右。
近期,有摄影师对主办方提出了批评。这些摄影师的工资一般按天结算,通常只有几百元,并非全部流入摄影师的口袋。即使有分红,大部分也会流入主办方的收入。这也是摄影师愤愤不平的原因。考虑到一个有规模的比赛,赛场照片可能达到10万张,按照最低标准每张10元计算,这至少有100万元的利润。对于主办方来说,这是一笔可观的暴利,远比报名费带来的收益要大。然而,对于普通跑者来说,他们可能并不会花钱购买这些照片。他们更倾向于在朋友圈分享截图,并加以处理。你会选择购买这些照片吗?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